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新型储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来源:新华网 | 2023年09月12日 15:39
新华网 | 2023年09月12日 15:39
原标题:财经·观察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新型储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正在加载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新型储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在甘肃武威的戈壁沙漠,光伏治沙配储项目并网发电;在老工业城市包头,光伏硅产业迅速成势,短短几年吸引40多家光伏企业落户;在吉林白城,从基础材料制造、零部件生产到电池装配、储能系统集成的产业链正在形成……新型储能产业在多地“落地开花”,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加快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新型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智能机器人在纬景储能盐城智造基地生产车间进行锌铁液流电池电堆总装堆叠作业(9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 摄

  在山东枣庄市市中区,总投资65亿元的山东泉为高效硅异质结电池和组件全自动智能产线项目近期开工。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褚一凡说,企业全力打造从材料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光伏全产业链零碳智慧园区,争取早日达产。

  这是各地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说,新型储能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兴领域,是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环节。当前,加快建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新型储能能够削峰填谷、快速响应,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新型储能以新型电池等产品为本体,辅以电源管理芯片、电力电子模块、能量控制系统、热管理系统以及机械件等部分而组成。随着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我国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200%,20余个百兆瓦级项目实现并网运行,是2021年的5倍。其中锂电池储能占总新增装机的97%。同时,新型储能技术升级步伐加快,半固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加快量产步伐。

  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5%;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吉瓦时,同比增长超过43%。

  4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宣布落户上海临港,据悉,这里将规划生产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工厂计划于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

  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也表示,在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上,加大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力度。

  “在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储能特别是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一定是未来能源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众多企业加快布局的原因。”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商力高新能源创始人王翰超说,企业从2020年进入储能领域,从起初扩大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市场份额,到现在进入热管理等其他领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今年在储能方面的投资预计会达到5000万元。

  与此同时,光伏企业也加快布局新型储能产业。业内专家指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正从政策驱动为主逐步转变到市场驱动为主。储能产品在新能源消纳、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的融合应用正不断深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引导产业有序发展,提升先进产品供给能力。

  “我们将加强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统筹规划,持续从供给侧和制造端提升产业水平。”杨旭东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资源支持新型储能产品、光储融合项目等攻关突破,推动上下游供需对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并将加快相关安全标准制修订,持续落实《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编辑:肖潇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正在阅读: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新型储能产业“驶”入快车道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